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晴
搜索:
社会组织窗口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组织窗口 » 信息动态

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甘肃省社会组织网作者:点击数:1633时间:2018-12-05 14:58:34

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 机构登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解决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质量,引导促进社会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推动各级民政部门严格依法履行登记管理职责、配合业务主管单位等部门加强日常管理,坚决治理登记审批不严格、日常管理不规范、执法监察不落实、与业务主管单位联动不足等问题,发挥社会服务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二、任务措施

(一)严格规范登记审查。各级民政部门要依照《意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要求,规范登记工作程序,严格登记审查流程,明确登记标准,强化责任追究,建立依法履责的长效机制,严格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章程示范文本》要求核准章程,切实加强社会服务机构名称、宗旨、业务范围、注册资金、活动场所、举办者和非营利性的审核把关。对于跨领域、跨行业以及业务范围宽泛、存在争议、不易界定的社会服务机构,要通过听取利益相关方、有关专家和管理部门意见的方式,从严审核把关,确保民政部门登记审批的社会服务机构有积极的宗旨、合规的名称、匹配的活动场所、准确的业务范围。对于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申请登记前须经有关部门审批取得执业许可证书的学校、医疗机构、博物馆等社会服务机构,加强与前置审批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工作衔接,确保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工作与前置审批事项变更实现同步联动、一体推进。对于传统民政业务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履行登记审查职责,切实防止民政部门业务主管社会服务机构登记审查“灯下黑”问题。

(二)稳妥推进直接登记。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出台以及民政部关于直接登记社会组织分类标准和具体办法下发之前,各地要从严从紧把握社会服务机构直接登记申请,稳妥审慎探索。对于已经制定直接登记办法或参照省厅开展直接登记的市州,要严格按照社会服务机构直接登记范围要求,广泛听取意见,从严审慎受理直接登记申请,不得随意扩大直接登记申请范围,并配合党建工作机构加强对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资格审查和背景核查,确保直接登记社会服务机构实现科学设置和有序发展;对于尚未制定直接登记办法的市州,可以暂时停止受理社会服务机构直接登记申请。对于直接登记范围之外的社会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暂行条例》要求,继续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登记管理体制,推动各业务主管单位认真落实《意见》和《暂行条例》规定的业务主管职责。

(三)抓好重点领域登记改革。对于非营利性(公益性)民办养老机构,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常务会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决定的精神,提前研究部署,确保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后,登记审批工作能够实现同步平稳顺利过渡。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9部委《关于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民政厅将配合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准入跨部门审批流程和事项清单,市州要依据审批流程和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登记工作程序,加强部门工作衔接,持续优化登记审批工作。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各级民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办学校分类登记改革的精神,按照《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以及《甘肃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要求,配合当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进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改革工作。继续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要指导其依法修改章程,明确公益目的和非营利属性,加强非营利监管;选择登记为营利性学校的,要积极推动其依法办理注销和重新登记手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施行后新设立的民办学校,在设立审批阶段落实分类管理的改革精神,推动具有营利倾向的民办学校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企业登记,切实维护民政部门新登记民办学校的非营利属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到民政部门申请法人登记时,要按照《暂行条例》和《意见》精神,加强登记审查和管理,推动教育部门认真落实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不能简单地以前置审批职能取代业务主管单位职责。

(四)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社会组织抽查暂行办法》、《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要求,通过年度检查、年度报告、随机抽查、财务审计、专项检查、信息公开、信用管理、等级评估等方式,加大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社会服务机构活动开展。要积极引导和督促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加强社会服务机构诚信自律建设。

(五)注重强化综合监管。各级民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暂行条例》和中央关于社会组织工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梳理权力清单,厘清监管职责边界,积极对接相关业务主管单位,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财务和人事管理、研讨活动、对外交往、接收境外捐赠资助、按章程开展活动等业务管理职责,做到“不失位”、“不越位”、“补好位”,确保登记管理和业务主管的有序衔接和有效落实。对于直接登记的社会服务机构,要抓紧参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有关政策要求,在成立登记的同时,同步建立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综合监管。对于符合直接登记条件但仍然依照双重管理登记的社会服务机构,在未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进行脱钩改革前,要继续按照原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实施管理,不得擅自改变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在登记审查、日常管理以及受理社会举报中发现的社会服务机构安全运营、业务活动等方面的违规问题线索,要及时与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公安、安全、卫生、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通报,并协助配合做好相关整改和查处工作。

(六)依法开展执法监察。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受理投诉举报办法(试行)》要求,完善社会服务机构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对受理的投诉举报分门别类予以调查和处理。对于涉嫌违反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法规的问题线索,各级民政部门要依法予以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依据《暂行条例》以及《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要求,依法予以查处。对于未经登记的各类非法社会服务机构,要按照《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要求,依法予以取缔。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服务机构执法监察工作,推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配备专职执法人员,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培训,不断提升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

(七)持续抓好党建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我省《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切实推动社会服务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在成立登记环节,要依照《民政部关于社会组织成立登记时同步开展党建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函〔2016〕257号)要求,督促推动新成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及时建立党的组织,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开展党的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在章程核准环节,要按照《民政部关于在社会组织章程中增加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的通知》要求,切实指导广大社会服务机构在章程中增加党的建设相关内容,并在成立登记和章程核准时加强审查;在年检、评估等日常管理环节,督促社会服务机构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的活动,指导社会服务机构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活动同步谋划开展,切实发挥社会服务机构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组织实施

为进一步推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省厅决定从2018年12月开始,利用8个月时间,在全省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部署开展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2019年3月底前完成)

各级民政部门要本着依法履责、全面覆盖的原则,对照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照《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自查自纠指南》(见附件),围绕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执法等各个工作环节,逐家排查本地区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对于排查出的重点问题,建立“一机构一台账”,并以市州为单位于2019年3月31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总后报送省民政厅。                                                                                                                                                                                                          

(二)集中整改阶段(2019年5月底前完成)

针对排查发现问题和自查自纠情况,要逐一分析成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条销号解决,对存在问题依法依规及时整改,并举一反三,建立完善登记管理制度,杜绝类似问题重复发生。问题整改过程中,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和协调的,应当积极报告;涉及其他部门职能的,要及时通报情况,加强沟通协作;需要进一步明确法规政策适用的,应当逐级上报由省级民政部门汇总并统一向民政部书面请示。各市州民政部门要于2019年5月31 日前将集中整改情况汇总后报送省民政厅。

(三)专项督查阶段(2019年8月底前完成)

各市州民政部门要组成专门人员,对本地区开展社会服务机构专项治理活动的方案制定、自查自纠、问题整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并于2019年8月31日前将督导检查结果报送省民政厅。省民政厅将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并适时通报。

四、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是提升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质量提升,作为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压实登记管理机关主体责任,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对社会服务机构名称、业务范围、法人信息、登记时间、开办资金、住所等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巩固工作成效,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督导问责。各级民政部门要以问题整改为切入点,加强对自查自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对列入整改台账问题,逐条核查清零,确保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运行。同时,对问题集中、整改不力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通报表扬。对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在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过程中,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社会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民政部门在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和具体做法,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x